火箭废气污染大气,影响全球气候
文|陈根随着航天事业的进步,太空旅行的前景从未像现在这样激动人心。但随着私人发射的急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不仅如此,微粒和其他有毒物质也在最近几十年类似指数增长。近日,来自塞浦路斯尼科西
用月球土壤成功培育植物,月球种菜不是梦?
文/陈根从人类踏入月球的第一步至今,人们就在向移居月球的梦想靠近。近日,发表于《通信生物学》最新一期杂志的研究报告中,科学家将美国阿波罗登月任务期间,搜集而来的月球风化层土壤用于种植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又称阿拉伯芥的培养,并大获成功
挖掘水稻泛基因组,培育优良水稻的重要一步
文/陈根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以及全亚洲重要的粮食农作物。水稻从野生稻驯化1万多年来,品种众多,分布广泛,除了全亚洲,在欧洲、美洲和澳洲也有很少量分布。水稻可以适应多样的生态环境和农
热浪席卷南亚地区,频繁热浪敲响了环境的警钟
文/陈根热浪是最具破坏性的极端天气事件之一,是指相对于每年某时某地区的预期条件而言一段长时间的炎热天气,可能会伴随着高湿度的气候。一般而言,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 35℃ 即为高温天气,连续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就可以被称为高温热浪
环保人内心深处的不踏实感
作者|山少爷山西人,现居南京写在前面:一个行业的真实状况最能够在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身上体现出来。尤其是你在和行业中不同角色接触的过程中发现的共性共同特质,这基本上就是这个行业的“八字”了。由于「青山产业
告急!中国最珍贵的黑土正在加速流失!
当人类开始在这片土地活动,它就不可避免地走向退化。 文丨华商韬略 周瑞华 每三碗米饭中,就有一碗来自东北黑土地。抢救黑土,就是保护我们手中的饭碗。 【东北黑土地已到“抢救阶段”】 惊蛰过后,气温回暖,冻土开始解冻,东北的春耕也开始了
油价上调6毛4,再低的涨幅也等不及工资的增速
文/陈根昨天,油价上涨的信息导致连夜加油排长队,所有的报告都是惊人的一致,谈的都是上涨了几毛钱,还有记者计算说加一次只是增加了29或者30元钱。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从百分比的角度来看待。92
2021年,史上排名第五的最热年份
文/陈根气候暖化带来的挑战依旧不可忽视。欧洲地球监测哥白尼计划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气温(1850年至1900年)高出1.1至1.2摄氏度,比2019年和2020年略微凉快一些——是史上排名第五的最热年份
逆天改命40年,60岁的解直锟留下万亿资产悲离人间,中植系也失去了舵手
在十字路口,中植系失去了舵手。 文丨华商韬略 潘 磊 12月18日早上,一向低调“潜行”的金融巨头、60岁的解直锟突然离世。 在他的辉煌时刻,旗下金融帝国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万亿,资本市场上只要出现“中植系”的名字,往往都会引发一阵躁动
国内首份AI助力“双碳”研究报告由百度等发布,至2060年AI助力碳减排超350亿吨
编辑/ 温之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洲投资,未来已来?
文|陈根非洲大陆这片沃土,既拥有着最早人类的DNA,却又和当代世界发展有着不小的阶段性差距;当人们对非洲的印象还停留在非洲殖民历史和大批难民潮的时候,非洲已经一改几个世纪欠发达的古老的“贫困陷阱”,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其仍然较低的开发比例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
中国科技企业践行“碳中和”,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纷纷助力
调查显示,在过去的100年间,人类活动引发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摄氏度,升温有可能导致冰川融化、山火频发、蝗虫成灾等现象。因此,遏制全球继续变暖,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作为地球村的一员,中国以实际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做出了努力
控制1.5摄氏度的气温上升,人们所能做的还有什么?
文/陈根目前,气候变化仍是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在2015年签署的《巴黎协定》中,各国领导人表示,他们将“致力于实现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低于工业化水平前2摄氏度的水平,并努力将其控制在1.5摄氏度的水平”
从全球能源战略转型,看各国的北极战略
前言:冰封之地”北极由于其战略意义,正成为相关国家关注的“热点”。但各国理念存在分歧,难以达成共识合理合力的开发。“冰封之地”渐成关注热点遥远而寒冷的极地,很少进入媒体和公众的视野,然而极地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地位特殊的地区,一直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
碳市场机制争议问题或成为COP26上的重要焦点
前言:碳市场机制争议问题可能成为COP26上的重要焦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26次会议(COP26)将10月31日正式开幕。在过去的十几年,世界各国政府近乎每年都会参与缔约方大会,从而能及时地磋商并争取达成应对气候紧急情况的共识
蛋白质战争:植物肉是下一个特斯拉?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在121年前的庚子之乱中,这张照片摄于北京。从最左侧的人高马大的英美士兵,到最右侧的身材矮小的意大利日本士兵,这张照片可谓一图胜千言:盎
碳达峰、债达峰和人达峰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危机?
赵建,西泽研究院院长、教授(33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人类社会正面临三重大拐点叠加,即碳、债和人同时“达峰”。大自然对碳排放的容忍能力似乎已到极限,平均气温的升高(极热和极寒),各种极端天气以及各类瘟疫只是几个典型信号
华夏碳中和ETF联接:以碳之名布局“碳中和”星辰大海
人类每一次能源转换,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比尔盖茨在《气候经济与未来》中说,关于气候变化,你需要知道两个数字:第一个是510亿,第二个是0。510亿是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大致吨数。“0”是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
碳中和目标,对科技界提出了新考验
9月26日,在2021年中关村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实现碳中和,要从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固碳“三端发力”,其中“技术为王”是鲜明特征
微塑料正在蔓延,其污染危害何在?
文/陈根塑料是人类是社会的重要材料之一,具有密度小、易加工、高性能、多功能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塑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不规范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和堆放塑料废弃物等问题频发,废弃塑料在环境中的长期累积并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正日益扩大
资讯订阅
-
北钻固控钻井废弃物处理系统固控设备安全基础知识
2021-07-21
-
泰国TISI颁布一次性卫生口罩法规草案TIS 2424:2562(2019)
2021-04-19
-
强化传热过程有哪些途径?
2020-12-22
-
天马召开“创新?领先”2020全球供应商大会
2020-12-03
-
无负压供水设备远程监控
2020-08-08
-
MQTT网关快速接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2020-08-08